原標題: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出去遇難題 各國漢學家紛紛支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朱宛玲):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曾使得世界上興起了一陣“中國文學熱”。然而,總體說來,中國現當代文學走出國門的情況談不上樂觀。24號,以“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為主題的首屆中外出版翻譯懇談會在青島開幕。來自歐美、亞洲、非洲的三十多位重量級海外漢學家和中國著名作家就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走向世界發表了建議與意見。
  過去十餘年間,我國圖書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數據顯示,我國版權貿易逆差從十年前的15:1,縮小到2012年的2:1。對美、加、英、法、德五個西方傳統發達國家輸出圖書版權總量增長近122倍,逆差從387:1縮小至4:1。版權輸出的產品形態也從過去單一的圖書、期刊版權拓展到報紙、音像電子、數字版權等多種形態。不過,總量偏少、結構偏重古典文化經典書目的問題依然存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羅季奧諾夫做了一個統計,2000年以來在俄羅斯出版的中國文學著作,八成是古代文學經典。
  “據我統計,自從2000年起中國出版社發表近三千本俄羅斯文學集,雖然不再排名第一,只排名第四、第五,但是規模還是挺大的。與此相比,在俄羅斯發行的中國單行本,只有150部,20%是現代文學,80%是古典的。由此可見,3000本對150本,差距很大。”
  作品走不出去,缺少翻譯人才是原因之一。印度新德里尼赫魯大學教授狄伯傑告訴記者,由於缺少精通中文的漢學家,中國作品只能從英文譯本轉譯為其他印度語言。
  “印度的這些翻譯家他們大部分不是從原文翻成當地語言,而是從英文,在歐美國家發表過,然後翻譯成當地語言。這樣的作品非常多。我們這樣的漢學家,一個是數量少,在印度還沒有成氣候。”
  另一方面,缺少精通中外文的版權經紀人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走向世界造成了阻礙。在歐美,90%以上的作家擁有版權代理人,並且是代理該作家的全部作品的版權,甚至參與到作品創作的選題等事務中,作用極大。但在國內,這一角色目前是缺失的。作家畢飛宇的作品在2002年前後開始被譯為外文。從個人經歷出發,他認為應該吸引更多的懂中外文的年輕人進入版權經紀人的行業。
  “我所知道的比較好的中國作家的代理人都是西方人。最近幾年可能有港台、大陸代理人在做這個工作,但整體來講目前中國比較知名的作家依然被西方人瓜分的。中國作家,尤其是70後之前的作家英語都不好,只用通過中介才能跟代理人構成聯繫,這個過程對雙方來講都很累。特別渴望中國有大量年輕的外語好的代理人出現在中國,我個人認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才算是一條坦途。”
  對於如何把更多的中國作品推向世界,漢學家們也給出了不少建議。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羅季奧諾夫建議,重點針對孔子學院的學生推介中國著作,推廣時還可以借助影視產品的影響力。
  “我覺得第一個要依靠的,是世界上的漢語熱,不斷升溫的漢語熱。現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漢語專業是全校競爭最大的一個學校,52:1。既然中國已經有興趣,所以完全可以首先針對這些人做某種推廣和宣傳,我估計他們會有比較積極的反映,這也包括孔子學院在內。因為在孔子學院來學漢語的人,世界上也比較多。第二個比較實際的辦法,是中國的影視產品,中國電影。去年中國文化部在俄羅斯莫斯科和彼得堡搞了中國電影節,我覺得效果非常好,人家排隊幾個小時還買不到票。所以是不是把作品和中國的影視作品結合在一起,效果會很積極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63pilt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