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聞 時間: 2014-07-22來源: 信息時報 作者: 劉宇雄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劉宇雄 通訊員 任宣)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曾是廣東農村衛生情況的真實寫照,農村垃圾問題已成為困擾農村發展的一大難題。從今年起,省人大常委會將連續三年對全省各地農村垃圾管理情況開展第三方評估。7月14日至17日,省人大環資委組織省級有關媒體赴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巡查農村垃圾管理情況,實地瞭解垃圾圍村的改善情況。
  走訪發現,鄉鎮馬路已難見堆積如山的垃圾,村裡垃圾亂堆亂扔的現象也大大減少,很多村裡都組成了保潔隊,保潔隊每天定期上門收集垃圾,運往垃圾收集點,再集中處理。但農村垃圾處理還存在不少問題,其中作為垃圾處理最關鍵一環的“收運體系”的建立還遙遙無期。
  問題一:垃圾壓縮中轉站成“花架子”
  根據文件,省級財政將補貼粵東西北每個村、鎮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資金,其中鎮壓縮中轉站每個補貼50萬元,去年巡查發現鎮壓縮中轉站建設上不盡人意,多數仍未上馬。本次巡查發現,垃圾處理的硬件建設相對去年有較大提升,鎮基本上都按照要求建成或密鑼緊鼓地在建垃圾壓縮中轉站。
  但走訪中發現大部分壓縮轉運站並未投入使用,部分甚至連壓縮設備都沒有安裝,空留一副“花架子”。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垃圾壓縮轉運站由於洪災設備損壞一個多月仍未維修,走訪期間大部分壓縮站外表“高大上”,門前卻雜草叢生,不見運作跡象。
  問題二:收運處理體系仍未建立
  目前從村收集點到鎮壓縮站,再到縣填埋場的收運體系仍未建立,沒有完善的收運體系,農村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仍任重道遠。
  一方面,本次走訪,發現農村地區在垃圾處理硬件建設上進度仍較慢。另一方面,資金經費無保障致垃圾收運存在“走過場”問題。收運處理體系建立涉及到垃圾的收運成本問題,特別是作為連接村和縣兩級的鎮是收運體系的核心環節,但欠發達地區鄉鎮捉襟見肘的財政面對較高的收運成本費用無疑更是舉步維艱。
  經費保障:地級市財政支持不低於20%
  為加快農村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的建立,省政府今年出台了《關於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建立村莊保潔制度,落實鎮區保潔和鄉鎮生活垃圾收運制度,統籌做好縣城保潔和縣域垃圾轉運處理。
  為解決經費保障問題,省政府出台的《意見》中提出建立由縣級財政承擔為主,市級財政支持為輔,省級財政階段性扶持的運營費用投入機制。其中地級市財政支持不低於20%。
  走訪發現,鄉鎮建設垃圾壓縮轉運站普遍存在“給多少錢乾多少事”的情況。在解決運營資金問題上,普寧市先走一步,在全縣選取若干鄉鎮作為試點,對垃圾收運進行“市場化”運作,通過政府購買市場服務,並加以監督,實現垃圾收運的規範化。
    (原標題:“收運體系”建立遙遙無期農村垃圾“治本”難出成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63pilt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