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來到莎車縣喀群鄉且克霍伊拉村的核桃園,與鄉親們一起坐在田隴上,向他們瞭解生產生活情況。
張春賢和鄉親們一起扛肥料為核桃樹施肥。(本報記者 李楊攝)
  張春賢:“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要蹄疾步穩扎實有效
  新疆日報網訊(成立新 新疆日報記者李楊攝影報道) 3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來到喀什地區莎車縣喀群鄉且克霍伊拉村,住村蹲點,與村民和住村幹部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入瞭解民情,調研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開展情況。張春賢強調,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是具有新疆特色的教育實踐活動,是促進新疆科學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諧、夯實基礎、長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當前活動已經有了良好開局,我們既要有緊迫感,又要穩步推進這項活動,要蹄疾而步穩、扎實而有效。
  住村生活簡樸充實
  23日上午,張春賢一到喀什市就驅車三個多小時,趕往260多公裡外的且克霍伊拉村,接下來的兩天半時間,大家吃、住都在村上。張春賢說,這幾天我們就是“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住且克霍伊拉村工作組的組員,和其他組員一樣,住宿舍、吃食堂,不搞特殊化。
  宿舍設在村委會裡,三四個人一間。張春賢的房間不到10平方米,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兩個洗漱的臉盆和一個暖水瓶。這裡還沒有通自來水,房間里都沒有洗手間,距離宿舍幾百米處有一個旱廁。住村期間,大家都在村委會食堂吃飯,幾個包穀饢、一份抓飯、一些家常菜,簡單的飯菜大家卻吃得很香。這就是住村幹部的真實生活,簡樸而又充實。
  扛袋施肥下田勞動
  正是春耕春播的好時節。
  24日一大早,且克霍伊拉村核桃基地里,村民們就忙了起來,大家要開始給核桃施“萌芽肥”。張春賢也加入了勞動的隊伍,扛起50公斤重的肥料袋子,和村民們一道來到田裡。
  施肥可是個技術活,張春賢一邊施肥一邊說,這核桃樹施肥是有講究的,不能在樹根上施肥,要在樹冠滴水線的位置施肥,這樣樹木才能更好地吸收養分。施完肥後,張春賢和村民一起用坎土鏝把土蓋好、夯實。村民們說,核桃豐收的季節,請張書記再來品嘗勞動的果實。
  田頭壟上傾聽民聲
  趁著勞作休息的時間,張春賢和村民們一起坐在田壟上交談起來。附近正在乾農活的村民們也都圍了過來,大家在田地里開起了一個小型座談會。
  霍加木尼亞孜說,這幾年我們生活的變化很大,不僅享受的惠民政策多了、大家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改善了,最大的變化還是觀念上的。以前村裡的人覺得出去打工不好意思,寧願在家閑著,而現在年輕人都爭著要出去打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用打工掙來的錢進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
  張春賢說,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改善生活。現在,自治區正在開展20萬機關幹部下基層“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住村工作組來到村裡,就是要和村支部一起,總結過去工作中好的經驗,瞭解村民們還有什麼需要和困難,大家一起商量,把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富裕。
  “大家一起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就一定會把喀群鄉建設得像花朵一樣美麗,讓姑娘們都願意嫁到咱們村裡來!”聽到張書記幽默的話語,鄉親們都笑著鼓起了掌。
  交談中,張春賢詢問大家的生活中還有什麼困難。村民們說,現在最關心的還是葉爾羌河水患治理的問題,一到融雪季節,大家都非常擔心洪水會淹沒田地。聽到這裡,張春賢起身說,走!咱們這就去泄洪渠上看一看。
  在察看泄洪渠和防洪壩時,張春賢說,自治區黨委、政府正在研究進一步加強葉爾羌河流域防洪治理,無論再困難都要治理,要想辦法治理好!
  入戶走訪瞭解民情
  在喀群鄉期間,張春賢一行在塔哈塔克瑞克村、且克霍伊拉村、霍伊拉村開展了入戶走訪,先後到10多家農戶走訪瞭解。
  每到一戶人家,張春賢都用維吾爾語向大家問好。一句“你好!吃飯了沒有?”拉近了距離,也讓村民們打開了話匣子。
  坐在炕頭上,村民們說出了掏心窩子的話。西提吾木爾說,安居富民工程、定居興牧工程讓大家沒花多少錢就住進了新房子。但是村裡還有一些地方沒有通自來水,有些道路還沒有硬化,這些都是鄉親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達吾提江·薩納伍拉說,近五年來自己家的收入幾乎翻了一倍,鄰居們的生活也更加富裕了,大家聚在一起討論最多的就是怎樣再多掙些錢,過上更好的生活;
  古蓀·伊斯拉木一口氣說出了五個惠民政策。她說,這幾年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有更多的大企業能夠在縣裡、鄉裡落戶,讓自己的兒子能夠在家門口打工;
  木再排爾·薩吾爾說,年輕人希望有更多的打工機會,能夠進一步增加收入……
  24日晚,張春賢還與且克霍伊拉村兩委班子、黨員、村民代表進行了座談,進一步瞭解大家的想法。
  走訪和座談中,張春賢詳細記錄下村民們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他說,大家提到的不是一個村的問題,而是全疆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廣泛收集,進行統籌,把重大的好事辦好。
  座談交流住村工作
  “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能否健康發展、取得實效,上萬個住村工作組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23日下午,張春賢與喀群鄉14個住村工作組組長進行了座談。住村幹部們互相交流了住村20天來開展了什麼工作、有哪些工作經驗。
  張春賢指出,“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是自治區黨委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一項重要決策,也是全疆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深入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為抓手,促進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見到實效。
  張春賢強調,當前,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調研時的重要講話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在新疆,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就是“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這項活動也是具有新疆特色的教育實踐活動。
  他指出,目前,住村工作組廣受基層幹部群眾歡迎,住村幹部政治熱情高、工作熱情高、參與熱情高,短短20天時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已經有了良好開局。大部分工作組開展了走訪入戶,不同程度地做到了心中有數,發揮了各工作組優勢和自身優勢,註重宣傳、教育和引導群眾,把黨的主張和政策傳遞給各族群眾,增加了正能量,這些都做法都很可貴。
  要蹄疾步穩扎實有效
  張春賢強調,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是促進新疆科學發展、促進團結、宗教和諧、夯實基礎、長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既要有緊迫感,又要穩步推進,要蹄疾而步穩、扎實而有效。
  訪民情=真摯感情+良好作風+群眾工作能力
  張春賢就開展好“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提出七點要求:
  一是要用足夠的時間做好訪民情工作,打好活動的基礎。
  他指出,“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的重要基礎工作是訪民情,關鍵要把握好“訪什麼”和“怎麼訪”――
  關於“訪什麼”?一方面是要訪清楚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四年來的變化,另一方面是圍繞六項任務,把底數訪清楚;
  關於“怎麼訪”?可以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達:真摯感情+良好作風+群眾工作能力。真摯感情,就是要真心熱愛各族人民,把人民群眾當親人,這樣才能零距離、心貼心,聽到真話、訪到實情;良好作風就是要與群眾打成一片;有群眾工作能力就是入鄉隨俗、尊重意願。入戶要註意“宜入則入、宜談則談”,不要有一定之規,不要生硬,要交心交友。要選準訪民情的切入點,多參加婚禮、春耕、文化等群眾活動,融入式訪民情。
  上下互動解決“最後一公里” 問題
  二是要在上下互動中促進活動開展。
  張春賢要求,通過各種方式,取得各族群眾信任,突出主題,發揮派出單位的優勢和工作組每個人的特長,力所能及地滿足群眾合理需求,在互動中傳遞黨和政府的主張。要通過活動,把“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解決好,讓住村工作組真正成為“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要在互動中瞭解和把握各族群眾,特別是80後90後年輕人的需求,探索一些滿足他們需求的好方法。
  以住村工作為舞臺 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子
  三是要以焦裕祿精神為鏡子,轉變作風、提升境界。
  張春賢要求,工作組要以住村工作為舞臺,努力向焦裕祿同志看齊,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幹部,創造無愧於心的業績。
  梳理共性問題 全疆統籌解決
  四是要在訪清民情的基礎上,反覆梳理要解決的問題,一些共性的、重大的問題要實行全疆統籌,統籌資源分配,統籌輕重緩急,統籌遠近集合,把重大的好事辦好。
  形成“三位一體”工作機制
  五是要在依靠群眾、依靠基層組織中促進“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形成一盤棋的機制。形成村(社區)黨支部、村警、工作組一起研究問題的“三位一體”的機制。堅持好人讓基層幹部當、好事讓基層組織辦。住村工作組的工作計劃和規劃要註意和縣裡、鄉裡規劃的銜接,今年要做的事情乃至後兩年做的事情都要研究對接好。
  不能以做好事代替住村任務
  六是要防止以做好事代替六項任務的完成,也不能以做好事代替作風轉變。同時要剋服兩種傾向:既要防止急於求成,又要防止無所作為的傾向。
  加強學習交流培訓
  七是要始終註意加強學習、培訓和經驗交流。要把學習理論、學習政策貫穿活動始終,突出學習的重點,重點就是自治區編印的三本書,一定要學好。不同階段要組織不同內容的培訓。各工作組之間、各鄉之間,甚至縣裡、地區要加強經驗交流,通過座談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啟發。
  齊心協力建設美好家鄉
  三天的住村調研即將結束,25日清早,聽說張春賢書記就要離開且克霍伊拉村了,附近的村民們早早就來到村委會,大家端著自家的雞蛋、核桃、沙棗,為張書記送行。村裡的農民畫家吐爾遜扎合提尼·亞孜這幾天專門趕製了一幅農民畫送給張書記。張春賢與鄉親們一一握手惜別,叮囑鄉親們,大家齊心協力,把家鄉建設得更好,一起努力把年輕人教育好,讓大家的生活更美好!
  此行,張春賢還考察了喀群鄉婦女地毯編織技能培訓站、鄉中心幼兒園和且克霍伊拉村家禽養殖場,併在喀什市與自治區指導檢查組及喀什地區有關同志進行了座談。
  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白志傑陪同調研,正在喀什地區住點工作的自治區副主席吉爾拉·衣沙木丁一同調研。
  相關新聞:隨書記住村記
  張春賢住村調研連扛三袋50公斤肥料
  聽說張春賢書記要下鄉住村,這可讓我這個跟隨書記採訪的記者著實高興了一把。作為一名“下鄉積極分子”,去年8月,我也隨同採訪張春賢書記在喀什地區葉城縣江格勒斯鄉的住鄉調研,還和那裡的村民們一起下田割玉米。那一次的住鄉經歷讓我終生難忘。
  3月23日早晨,我們一到喀什就直接坐上中巴車,直奔260公里以外的目的地—莎車縣喀群鄉且克霍伊拉村。
  三個多小時後,我們抵達了村裡。村委會是上海援建的一棟兩層小樓,我們的宿舍就是村委會辦公室。房子不大,大約不到10平方米,但乾凈整潔。入住下來,我才瞭解到,村裡還沒有通自來水,更沒有洗漱間,大家只能自己打水,然後站在院子里洗臉漱口。宿舍里沒有衛生間,我們只能去距離宿舍幾百米開外的一個簡易旱廁。這裡的晝夜溫差很大,夜裡十分寒冷,哪怕是蓋了兩床被子,都讓人凍得無法入睡。
  說實話,剛住下時,這些生活上的不方便,還真讓我這個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的80後姑娘稍稍皺了一下眉頭。不過轉念一想,人家住村幹部能行,我怎麼就不行?張春賢書記也和我們一樣,一點兒都沒搞特殊化。張書記說:“這次我們都是住村工作組的一員,工作、生活都要和其他組員一樣,決不能搞特殊化。只有這樣,才能親身體會、深入調研,瞭解到實際情況。”
  剛剛安頓下來,張春賢書記就開始工作了。對於張書記馬不停蹄的工作作風,我們是早有準備的。平時他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一兩點。如果是下鄉考察那就更加辛苦,白天一整天的考察調研,晚上還要召開座談會一直到凌晨。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剛一到村上,就與喀群鄉14個住村工作組的組長進行了座談,晚上走訪了幾戶村民,回到宿舍後,又在宿舍里與鄉裡的幾個幹部進行了座談。結束座談時已經到第二天凌晨了,可是張書記還沒有休息,又和隨行的同志一起,在村委會院子里一邊散步一邊談工作,一直到凌晨一點半。
  第二天一大早,當看到村裡的鄉親們正在給核桃樹施“萌芽肥”,張春賢書記也下到田裡,和村民們一起扛肥料、施肥。有村民擔心肥料袋太重,勸書記扛一個小袋就行了。張書記笑著說:“我可是乾過農活的,扛50公斤沒問題!”說著,張書記先後扛起了三袋50公斤的肥料,把肥料運到田裡,周圍的老鄉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一邊施肥,張春賢書記一邊說:“等這個核桃成熟了,我一定要來嘗嘗。”老鄉們說:“一言為定!等核桃下來的時候,我們裝上兩口袋核桃等著您!”
  趁著勞作休息的時間,張春賢書記和村民們一起坐在田頭。有村民怕田裡的泥土弄髒了張書記的衣褲,拿了個化肥袋來讓張書記墊一下,張書記笑著說:“謝謝,不用了,我在農村的時候都是這樣坐在田裡的。”
  不一會兒,從周圍聚攏來的村民越來越多,大家也都沒有拘束,站的站、坐的坐,說到高興的事就哈哈大笑,聽到暖心窩的話就熱烈鼓掌,好不熱鬧!不知什麼時候,村民克其汗·阿拜杜拉從家裡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拉條子,一定要讓張書記嘗嘗。在春天的田地里,這樣的溫暖、這樣的笑聲、這樣的親情……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事嗎?
  這些天里,張春賢書記一戶接著一戶地走訪農家。看到哪戶院子開著門、家裡有人,他就會敲敲門,和主人打個招呼。鄉親們看到以前在電視上見過的張書記今天竟然來到了自己家,大家的熱情擋也擋不住,都要拉著張書記來自己家裡坐坐。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塔哈塔克瑞克村有一個農戶,雖然家裡不富裕,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招待客人的,但是女主人還是從廚房裡找到幾個生雞蛋,一定要塞到張書記手裡……
  這些年,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安居富民房,聊天的時候,鄉親們說話的底氣都不一樣了。張書記說,“過去在我老家,鄉親們攢了一輩子錢,就是為了蓋房子,沒有房子可是娶不到媳婦兒的呦!”聽到這,鄉親們笑著接話說:“是啊,我們有這麼好的房子,才不怕娶不到媳婦兒呢,外面的姑娘都爭著搶著要嫁到我們這呢!”
  張春賢書記常說,訪民情,就是要訪清楚老百姓還有什麼困難和需求,這次我們也收集到了很多鄉親們的所需、所盼。張書記對鄉民們說,“現在我們新疆就好比一個大家庭,家裡的錢是有限的,但是要解決的問題還比較多。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讓口袋里的錢多起來,再把大家的問題集中起來一塊兒解決。”老鄉們聽了書記這麼說,都連連點頭,覺得很有道理。其實,鄉親們是最通情達理的,有什麼事,只要把道理講清楚,大家都很容易溝通,對黨和政府也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
  幹了一上午農活,再走訪了幾戶農家,臨近中午,大家還真都餓了。回到宿舍食堂,一口直徑一米多的大鐵鍋里,香噴噴的抓飯十分誘人。每人盛上一碗抓飯,配上一些榨菜,再來上幾塊包穀饢,一個字:香!
  住村的飯菜品種都非常家常:土豆絲、土茄子、韭菜炒雞蛋,早餐小菜是腌黃瓜……別看飯菜簡單,可是大家都吃得很帶勁,我也把自己的“減肥計劃”拋在腦後了。
  咱們可不是“白吃白住”哦,包括書記在內,這次我們每人都交了100元的伙食費。張春賢書記一再強調,我們住村是為了更好地瞭解民情,為人民服務,千萬不能給老百姓添負擔。
  25日天早上8點鐘起床,我隱約聽到宿舍外有些喧鬧。出門在院子里洗漱時才發現,原來是村民們聽說張春賢書記今天就要離開村裡了,天還沒亮就趕到村委會來為張書記送行。
  鄉親們有的提著一籃子雞蛋,有的端著一盤沙棗,有的抱著一口袋核桃,甚至還有老鄉抱著一隻大公雞。可愛的村民用最淳樸的方式表達著他們真摯的情感。張春賢走到大家中間,與每一個村民握手告別:“謝謝鄉親們,謝謝大家!大家的心意我領了,但是這些東西我不能收。我只拿上一個核桃,代表我收下大家的心意。謝謝鄉親們!”
  送行的人中,有幾位是這幾天張春賢書記走訪過的村民。張書記的記性特好,只要是見過一面的村民,他都能叫出名字來。看到相識的村民,他都會多聊幾句,大家像老朋友一樣,雖然有離別的不舍,但更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再次相聚。
  溫暖的春意瀰漫著。返回喀什市的路上,道路兩旁的巴旦木樹上,那粉紅色的小花已經悄悄開了…… (新疆電視臺 周一凡)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63pilt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